• 潜能生对尝试教学法的适应性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7-09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们通过集体的力量基本上把整个竖式除法给肢解了,学生肯定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能力和自学能力。 最后在尝试练习中,只有4个学生没把商的位置写对,其他全做对了。而在另一个班级,我采用的是教授单纯的讲授法,他们练习的错误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商的位数没对齐的;有只写了一半的——没把后面的商和除数相乘再相减;有几个无从下手;有两个孩子乱了书写的顺序,他们是先写出商和除数的的乘积,再与被除数相减,最后再写出商,甚至有一个孩子把商都忘写了…… 上述疑问的存在,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经验不足。我坚信,在不断地尝试中,不断地学习中,不仅学生会取得成功,我也会成功!

  • 聆听和谐的美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7-09

    在发音问题上,开始我会习惯于让学生用美声的方法练习,认为这是最科学的练声方法,所以童声合唱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应该也没问题。从气息到元音字母的练习,都一一让学生尝试,可是效果却不如人意。后来又去听大量的优秀的童声合唱,他们的声音晶莹透亮,像天籁之音,没有一个是跟美声唱法一样的。我开始琢磨,这样的声音该怎样训练?在杨鸿年老师的《童声合唱训练学》中有提到:合唱要先发好基音,基音要求纯净清晰、圆润而富有弹性,基音要求有真声的振动感觉,且具有假声的高位置。就是说,童声合唱的训练,要有真声的基础,在正确的呼吸下,在假声的高位置上唱出来。我马上按照杨鸿年老师的方法给学生训练,声音也真的在“假声”中解放,慢慢唱出来了。

  • 孔子的教育理想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7-09

    孔子在教育中追求“述”。在《论语》中专门阐述其“述”的观念的“述而”章,开章即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累积沉淀的历程,古代文化不因随当代人的喜恶而获得继承与发展。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根基,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前人的文化进行传播。但是,文化不可能因为教育的强制手段而改变。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也没能消除几千年的中华“封建文化”。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孔子是个很好的典范,他对古代文化抱着极其虔诚的态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对音乐的痴迷与专注,缘于音乐的原汁原味。孔子对周礼的极力推崇,也因为其“述”的思想。周朝统一后制订的周礼,就是对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论语》的“八佾”章中有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是把周礼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的,他认为周礼是神圣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快丢失的周礼找回来,使人们重新“文质彬彬”。

  • 读《教育的奇迹》有感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7-09

    本书分四部分共录入18个真实的故事,有家庭教育的奇迹、教师的教育奇迹、自我教育的奇迹和学校教育的奇迹。每个故事都让人刻骨铭心,让人感动不已。书中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还是学校的领导,他们都相信一条: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和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书中有几个孩子他们出生地时候都有这样那样地问题,像众所周知的周婷婷、弱智指挥家舟舟等等。为什么出生有问题的孩子最后都能成才?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阅读几遍后我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他们得父母没有放弃他们,他们得父母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就算是出生弱智得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只要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不懈,只要给孩子付出所有的爱,孩子就一定能够成才,而不是变成家庭与社会得负担。他们做到了,他们成功了。书中的几位优秀教师也是奉信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 《论语》读后感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7-09

    《论语》是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其中保留着孔子的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以前在读书时接触过一些。有一部内容,则是在进行《国学蒙读》时和班上的孩子一起去学习的。寒假期间,对其中的一些内容仔细认真地读了一遍,并有了一点自己的拙见。然而整本书没有详细地去读,更说不上谈自己的感受。因为,要真正去读通读透的话,不是几天可以做到的。虽说对整本书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可以说非常肤浅,但是在字里行间己经被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深深感动。

  • 语言促我进步 书香伴我成长 ——美的学校“语言艺术系列”活动报道之一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4-29

    语言促我进步 书香伴我成长 ——美的学校“语言艺术系列”活动报道之一4月22日,美的学校“语言艺术系列活动”之讲故事、朗诵比赛的决赛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各班经过初赛推选出的决赛小选手们,各个都是有备而来。比赛的第一环节是一、二年级的讲故事比赛,7名小选手给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故事,有的深情款款、有的风趣夸张,台下的观众们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与笑声。而三、四、五年级的朗诵比赛,则要考查选手们的应变能力了,每位选手现场抽签决定朗诵内容,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准备时间,但选手们都能准确把握朗诵材料

  • 我与《广东教学报》的故事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3-09

    今天下午真高兴,在学校十周年校庆教师征稿中,我写的一首祝贺小诗竟然得了三等奖。放学时就急匆匆地赶到幼儿园接儿子去了,回来的路上顺便买了几个我和儿子爱吃的小菜,我打算要和儿子好好庆祝一下。 一回到宿舍,儿子马上动手涂鸦了,于是我跑进厨房忙晚餐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几个小菜很快就弄好了。于是我迫不及待把菜端出来。 “你爱吃的荷包蛋到了……” “妈妈,你看我画的超人。”儿子得意洋洋地把手中的画扬起来,好让我表扬他。 “你搞什么!你怎么把我的报纸当画纸!那是学生姐姐的新报纸啊……”儿子把我刚从学校拿回来看

  • 我是一位母亲----《广东教学报》自述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1-03-09

    我是一位母亲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慈祥、包容一次、两次、三次或训斥中或嬉笑中那么费神然后又那么欣慰那是无数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迎着晨曦我的孩子们肩挨着肩誓要把我看透 有些孩子是这样叛逆、嚣张我耐心,我宽容一天、两天、三天或言语上或行动上变得那么有礼那么平和可怜天下父母心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我努力,我坚持铸就孩子顽强的魂奋进的魂风雨兼程我们一路的风雨呀一路的歌经风风扬起孩子们快乐的风帆经雨雨激起孩子们求知的浪花 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呀请聆听一位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声孩子们且听母亲说风 为你们送去母亲的心声

  • 开心的事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9-16

    最开心的事 四年级(B)班卢语晴 2009年的春节,因为我考试成绩好,所以爸爸妈妈就带我去北京游玩。 年三十那天我们去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 在飞机上坐着好无聊啊!没人陪我玩,唉!飞机上的广播说:吃饭的时间到了,这时,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哇,有吃的,哈哈!正好我也饿了。吃完饭后,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先休息了一会,醒了之后飞机已经到了北京飞机场。我盼望已久的北京已经在我眼前啦。 然后我们坐上旅游巴士由一个导游带我们去参观美丽的水立方和鸟巢。我们一家在那里拍照留念。参观完后我们就坐车去吃美味的自助餐,那天正好是年三十晚上,我们团的团友一起吃团年饭,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过春节,人很多我特别开心,餐厅里有很多很多食物,我心里甜滋滋的,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吃完饭后,我们大家就回酒店休息。 北京的五天之行,我们参观了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等,玩得很开心还认识了两个好朋友,我的北京之行更加有趣。 今年北京的天气令人惊讶,每天都是阳光明媚,本来这次来北京就是想感受一下下雪的滋味,但是我万分期待的雪竟然没有下,这让我的北京之行多了一点遗憾。

  • 快乐之旅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9-10

    我是一只小燕子,一只可爱的小燕子。我的名字叫爱丽丝。 我和爸爸还有妈妈一起搬家去了湖南的西北部。 第一天,我们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杜鹃阿姨。杜鹃阿姨叫我们在她家住一晚,我们同意了。于是,杜鹃阿姨叫出了杜鹃小弟弟,小弟弟的名字叫马嘟沙。马嘟沙首先和我玩飞行棋,第一次我先起飞了一个,可马嘟沙海没有起飞,他真是出师不利啊!过来一会儿,已经很晚了。所以我们就睡觉了。 第二天到了,我们要走了。可是杜鹃阿姨他们一家海舍不得我们走。于是,我们决定下午再走。马嘟沙还对昨晚的飞行棋不服气,说那是靠运气,不实际,不如来点实际的?我同意了我问他:“比什么呢?”,他说:“比体力的,跑步”。比赛开始了,我们争先恐后的跑了起来,跑得满头大汗,结果最后还是我赢了。 到了下午,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杜鹃阿姨一家。在飞行的路上,妈妈问我:“杜鹃阿姨家好不好玩?”,我开心的回答妈妈:“很好玩,我们下一次还要去。”。 第三天,我们到达了南方的西北部。我们见到了外公外婆,我们可开心了。外婆给我做了她最拿手的好菜“土豆和酸豆角”。 这是我最快乐的旅程了!

  • 阳光灿烂的日子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9-08

    当被通知当班主任时,心里一直很紧张,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复杂、琐碎而又充满了学问的工作。我热爱教学,也很喜欢孩子,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日子总让我轻松自在。为了让班主任工作能顺利进行,利用暑假的时间,我阅读了一些名人的班主任工作随笔,如李镇西的《心灵写诗》、管建刚的《一线教师》以及《班主任兵法》等等;也学习了一些名人的班规班级,如魏书生的班规班纪等;当然也不忘向我校有管班经验的老师请教。秉着“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原则,我迎来了我的班主任工作,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我觉得我很幸福。不

  • 读《玛丽的影子》引发的思考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7-01

    读《玛丽的影子》引发的思考今天在《保卫童年》这本书上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玛丽的影子》。 在这个故事里阐述了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不同。 有一年的夏天,中国的一位张老师五十九岁了,快退休了,带着一批中国的孩子到美国一所学校参加中文方面的夏令营,教室里有中国的孩子,也有美国的孩子。第一节课就由张老师上,他一走进教室,就惊傻了。学生玩的玩,跑的跑,吃冰淇淋的,也有些钻到桌子底下去的。但在中国的课堂上,张老师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景象。于是大声呵一声:"同学们坐好!"学生都傻掉了,象看恐怖片一样地看着张老师

  • 等待就是一种美丽的收获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7-01

    教育是需要等待的,等待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因为每个孩子的能力总是有差别的。我喜欢抱着一种等待的心情等待孩子的长大,等待孩子的爆发。也许他今天不能说出一个单词,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说出一句话。正是在这种等待中,我渡过了我的十年教学,也在这种等待中,我也收获了许多的惊喜。 今天,当阅读到《对教育更多的思考》这篇文章时,引起了我心中许多的共鸣,于是一口气将这篇文章阅读完,又反复地阅读文中的一些理念,感觉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又有了一次新的洗礼。现摘抄一些引起我震撼的段落,与大家共勉。 1、一种最好的师生关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4-19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谭红 近日里,我再一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再次聆听这位伟人的教诲。每一次的阅读,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随着他的教育思想不停地跳跃着,感觉那是和他在进行着心与心交流。每次阅读到陶公的教育思想,就感觉那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的精辟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

  • 音乐——英语课上的精灵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3-19

    音乐,这是情感的语言。旋律能够表达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感受的最最细腻的色彩。音乐始于语言的终结处。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用语言去深入到年轻的心灵的最隐秘的角落,如果在使用语言之后不使用音乐(这是渗透到心灵中去的最细致入微的,最深刻的手段),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完美的。(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P618)音乐的魅力从未让我停止对它追寻的脚步,而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热爱,让我和他们之间变得更加亲近了。上课铃响之前,我会迫不及待地来到教室,打开电脑,为我的孩子们奉上我精心准备好的音乐。每次音乐一

  • 《被孩子们宠着的课堂真不错》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3-15

    有孩子宠着的课堂真不错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曾有年轻的老师问我,课怎么样才能上活,上好。其实,当我们眼中有了孩子,当我们的心中有了孩子,当我们和孩子融为一体的时候,课自然就会慢慢上好了。 3月11日英语课上的一幕,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课堂上的我,特别喜欢和孩子们开玩笑,总喜欢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来习得语言,而孩子们在我的熏染下,也毫不例外的染上了我这一爱好。那天,我正在教授着这样一个句子:The music box can make s

  • 续写《掩耳盗铃》——现代版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1-06

    自从偷铃铛的小偷被捉去公安局后,被法官判处有期徒刑一个月。他是一个非常记仇的人,在一个月的坐牢生崖里,使他想起很多往事,他记起了有个叫豆腐狗熊的QQ好友,懂得蜘蛛侠的招数,就想拜他为师。一个月后他被释放了,于是他带着家里珍藏了十多年的“人头马”找到了豆腐狗熊,并拜他为师。一年后,小偷改名为“蜘蛛侠”又出来作案了。一天,他又来到了以前偷门铃的那幢别墅,他潜入主人房,发现屋主正在上网。蜘蛛侠吐出蛛丝倒挂在空调旁。因为空调是开着的,他不小心打了个喷嚏。主人刘得哗发现了,但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装作若无其事

  • 读《特别女生萨哈拉》后感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1-06

    “妈妈,你知道我喜欢看什么书吗?”我问妈妈。妈妈说:“不知道。”我说:“是爱斯米.科德尔写的《特别女生撒哈拉》,连你女儿喜欢看什么书都不知道。”这本书是我九岁生日的时候姐姐送我的生日礼物。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女生萨哈拉的故事。你们会觉得很奇怪,萨哈拉是沙漠,怎么会是人呢?萨哈拉不是沙漠,而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女生。她不写作业,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却偷偷写了一本书;她有很多小秘密,却从不敢告诉别人;她是老师和同学们眼里的“特别女生”,没人能读懂她的心……萨哈拉的学习很差,是因为她爸爸走了,她的心情

  • 《丢失的东西》读后感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10-01-06

    《丢失的东西》这篇短文讲述了:“我”从梨摊子中走过,脚一滑,赶紧扶住一个木箱,才没摔倒,便顺手从梨箱中拿了一个黄澄澄的,散发出香味的梨。回到家里,爸爸严厉地教育了“我”,让“我”明天把梨还给阿姨,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的故事。我深有感触,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要诚实,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样才能得到同学、家长、老师的信任,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假如人的一生都能这样,那么你的一生都会很快乐。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事情。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我

  • 《学习·收获·成长》

    本文来源: 美的学校    |     2009-12-31

    学习·收获·成长——第九届综合英语年会感悟谭 红忙忙碌碌筹备了两个月的综合英语年会于10月24日结束了,回顾一路走过来的日子,有很多的感动,也有很多的收获。感动的是我们英语老师和其他科组的老师不计报酬地忘我地工作。为了出一台高质量的节目,大家献计献策,不计工作时间的加紧排练,牺牲自己很多的休息时间,却从没有半句怨言,感动的是罗老师细心地准备着我们英语晚会和英语展示课道具;感动的是徐秋霞老师在三节展示课后默默地为我们整理教具;感动10月23日晚会的演出最终赢来了一阵阵的掌声,得到了到会的专家和老师

  • 总计:53条 每页20条 当前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